地铁运营风险分析
所谓地铁运营的安全问题主要就是指,地铁乘客的人身安全,尽最大可能保证乘客从进站到最终出站全过程的安全问题,但是地铁运营安全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出人意料的,造成地铁运营风险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应该综合进行分析考虑。
1. 人员因素
人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之中,人员因素所带来的风险是不容被忽视的,人员因素不仅指地铁运营过程中工作人员多可能带来的风险,也包括地铁乘客乘坐地铁潜在的风险因素。在地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安全问题发生时,人员因素对安全问题的控制监管和影响,对降低地铁事故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1 1.1 地铁运营单位工作人员因素
地铁工作人员肩负着非常重要的安全责任,在地铁运营过程中,以及地铁运营应急问题的管理和预防,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铁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业务水平,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地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铁运营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
所谓地铁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是建立在地铁工作人员良好的安全意识之上,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是地铁工作人员提高地铁运营管理水平的基础性条件,也是保障地铁运营安全的关键性因素,如果工作人员在安全意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和不足,对于地铁运营来说,都是重大的安全隐患。
(2)地铁运营工作人员的专业业务技术水平
地铁运用是科技时代发展的产物,现代化的操作技术,对地铁工作人员的专业业务技术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工作人员专业的业务水平情况,直接的影响了地铁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地铁运营工作人员的基本的工作状态
任何工作单位中员工的工作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地铁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的基础之上,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具备高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才可以保证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能够尽职尽责,最大限度的避免因人为的操作失误,所造成的地铁突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维护乘客的人身安全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2 1.2 地铁运营过程中的乘客因素
地铁建设主要集中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大城市,为了舒缓交通压力而建造,地铁主要是地下轨道为主,有效解决了交通拥堵给乘客带来的烦恼,因此相对而言,地铁的乘客流量是相对比较大的,因此地铁乘客因素也是地铁运营过程中主要的人员风险因素之一。地铁运营过程中乘客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铁运营单位在乘车规则规范中具有明确的要求,禁止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等为危险品乘车,但是仍有少部分的乘客由于安全意识缺乏和存在侥幸心理,以及不明白携带危险品乘车所能带来的的危害,将危险品带入地铁之中,对其他乘客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2)地铁多在地下轨道运行,运行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在加上较大的客运量,因此一旦危机事件发生,很难及时的组织人员进行安全疏散转移。因此部分国内为恐怖组织分子,为了达到制作恐怖事件的轰动效果,会在地铁运营过程中,进行有组织有预谋的破坏。
(3)除人为破坏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外,乘客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冷静处理能力的缺乏,也是人员风险因素之一。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乘客的混乱和错误的应急处理方法,都有可能加重的地铁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
2. 设备因素
地铁运营功能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专业设备的配合,例如供电系统、动力照明系统、通风排烟系统、给排水系统、通信信号系统、以及防灾报警与环境监控系统等辅助设施系统等都是地铁运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运营设备,多种运营设备也潜在着一定的风险。
1 2.1 供电系统
地铁运营主要采用主变电所集中供电的方式,供电设备的主要潜在风险就是高压电路所可能带来的火灾,地铁是在地下相对比较封闭的轨道环境中运行,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效果。此外乘客误被带电设备伤害,也是不容被忽视的的潜在风险。
2 2.2 地铁动力照明系统
地铁运营过程中,动力照明系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地铁的正常运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动力照明系统主要在地铁运营过程中负责地铁动力设备和地铁照明系统进攻供电,地铁动力照明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多潜在的风险,主要的潜在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动力照明系统发生运行故障,致使无法满足地铁运营所选基本的电力,造成地铁停运。
(2)电力设备漏电,对乘客造成潜在的触电风险。
(3)高压电路短路,造成火灾。
3 2.3 地铁车辆系统
地铁车辆是地铁运营过程中,和乘客最直接接触的物质载体,车辆安全问题应该受到首要关注。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完善过程之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铁车辆安全系数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地铁运营过程中,车辆系统也存在着部分潜在风险。
(1)地铁车辆运性存在着脱轨的风险 (2)由于地铁司机和乘客的错误操作,导致车辆行进过程中发生危险。
(3)地铁车辆的所有设备材料,都必须符合的消防安全要求,否则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4)乘客安全意识缺乏,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乘车。
(5)安全事故发生后,地铁的安全疏散能力较低,车辆缺乏应急照明系统、紧急疏散门系统等,影响事故发生时,乘客的安全快速撤离。
4 2.4 地铁通风、排烟系统
地铁在地下环境中运营,良好的通风、排眼系统的配合,对维护地铁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地铁通风、排烟系统又多个独立的通风系统构成,主要的通风系统包括地铁车站公共区通风系统、区间轨道通风系统以及设备和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通风系统都对地铁运营的通风排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地铁乘客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分析地铁通风排烟系统存在的运营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风系统不完善,影响地铁运营过程中,正常的通风排烟工作的开展。
(2)如果通风排烟系统设计不合理,当火灾发生时,浓烟无法排散,增加了的乘客逃生和救援的难度。
5 2.5 地铁给、排水系统
地铁运营肩负着维护乘客人身安全的重任,任何一个系统的构建,安全问题都应该受到广泛的重视,地铁运营过程中的给、排水系统负责地铁运营的给水工作、污水排放处理工作以及满足地铁运营消防用水的需求,地铁给、排水系统在地铁运营中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给、排水系统管道质量不达标,造成泄露。
(2)给、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造成水灾。
(3)排水系统不完善,污水的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4)给、排水系统和电力系统之间存在腐蚀的潜在危险。
6 2.6 地铁通信、信号系统
地铁的地下顺利运行,通信、信号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科技飞速发展下的新时代交通运行配合系统,但是地铁通信、信号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运营风险,主要的风险类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铁通信、信号系统发生故障,使信号传播缺乏准确性,影响地铁运营工作的正常开展。
(2)信号系统的连接电缆存在发生火灾的危险。
7 2.7 地铁防灾报警与环境监控系统
地铁防灾报警与环境监控系统是维护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系统构成,对环境监测、火灾的发生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的预测对地铁运营的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但是地铁防灾报警与环境监控系统设置不当,也会对地铁运营造成一定的风险。地铁防灾报警与环境监控系统所可能产生的运营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铁防灾报警与环境监控系统设计不完善,功能发挥不稳定。
(2)地铁防灾报警与环境监控系统故障,监管结果不准确。
(3)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操作失误。
8 2.8 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
大部分地铁运营都采用自动售票、出站等智能系统,自动售票系统若受到恶
性暴力攻击或者计算机黑客侵入,会对地铁运营费用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地铁运营具有乘客客运量较大的特点,出站系统发生故障,会导致乘客出站出现拥堵现象,使地铁站内秩序环境出现混乱,甚至会导致严重的踩踏事件,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9 2.9 地铁安全屏蔽门系统
地铁事故的发生,为地铁建设敲响了警钟,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安全屏蔽门系统逐渐在地铁工程中建造起来,安全屏蔽门的主要作用是将乘客在候车过程中,使乘客在站台上和列车有效隔离开,既保证了乘客安全,也减少了列车噪音对乘客的影响,维持了乘客乘车秩序,是有利于地铁运营安全的新科技技术。但是地铁安全屏蔽门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运营风险,主要的运营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铁安全屏蔽门,安全标志不够清晰醒目,存在造成乘客伤害事故的发生。此外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地铁安全屏蔽门在发挥优势作用的同时,在地铁发生火灾时,也会阻碍救援活动的开展。
(2)乘客的危险动作,也会导致危险的发生,例如倚靠安全门,自行操作安全门等,都有导致危险的发生。
(3)列车停车与安全门误差过大,也会导致危险的发生。
(4)安全门开关方式以及开关顺序的研讨还在进行之中,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存在影响妨碍乘客安全乘车的危险。
3. 环境因素
除了地铁运营自身的工作人员、设备系统等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外,环境因素对的地铁运营也具有重要性的影响,引发地铁运营安全问题产生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
1 3.1 自然坏境
影响地铁运营的自然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地震、水灾、雪灾以及台风等自然灾害,都会对地铁运营产生严重的影响,下面本文将具体的对各类自然环境因素对地铁运营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叙述。
(1)地震及不良地质条件
地铁区别于其他交通方式的显著性优势就是,地铁列车大部分在地下轨道中
运行,有效缓解了大城市路面交通拥堵的压力,但是地下工程的建设,还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地球地壳运动会带动地壳中岩层的运动,地铁工程建造于地壳围岩之中,当地震发生时,地壳岩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运动变化,从而对地铁轨道造成损害。此外不良的地质条件,也会对地铁正常的运营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地铁线路规划建设之前,对地质条件的专业性勘探是非常重要的。
(2)水灾
所谓水灾,并不是指日常我们所理解的洪水危害,地铁轨道建设与地面之下,普遍低于地面标高以下,再加上岩层还可能存在渗水的情况,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流入地铁站之中,会使地铁轨道的电路、通信以及列车等设备系统受潮,对设备造成损害,导致地铁无法正常运营。此外,地铁环境相对比较封闭,车站或者轨道积水,会使地铁环境潮湿度增加,使地铁乘客产生胸闷等不适症状。
(3)雷电
雷电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对地铁造成的潜在的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对地铁运营过程中对供电系统的破坏,电力系统在地铁安全运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旦雷电对地铁运营的电力系统造成损伤,对地铁正常运营将造成严重的影响。
(4)冰雪
冰雪冷冻对地铁工程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冰雪天气在地铁进站、出站口的积雪结冰情况,会给乘客带来滑倒摔伤,以及车辆设备自身发生损伤的风险。
(5)台风
综合分析国内外地铁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发现,台风对地面上的建筑和道路交通建设具有较强危害性的损害,台风对地铁运营的地面工程建设,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
2 3.2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受国内综合发展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结构、社会区域结构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等处于不断发展调整的阶段,这种发展变化必然会对原本结构类型造成一定的冲击,会对部分人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部分不法组织会利用社会转型期造成的矛盾,蓄意组织恶性破坏事件,造成社会轰动,以此来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这种因个人
利益或者小团体利益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的暴力袭击事件,也是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潜在风险因素。
4. 管理因素
地铁运营在高科技技术和设备的配合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多方面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都对地铁运营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化的合理的安全管理能力,可以对地铁进行准确性的运营操作,最大限度的避免运营事故的发生。地铁运营事故的发生多为突发性的,往往会使人始料未及,因此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应急管理能力,对地铁事故发生的及时有效处理意义重大。由于目前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系统较为薄弱,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因此目前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部分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4.1 地铁运营单位管理机构职责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系统发展成熟完善的关键性途径就是建立完善的地铁运营的单位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安全问题负责部门,以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地铁运营安全的监管,设立岗前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以良好的管理,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
2 4.2 地铁运营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指导和约束,也是对乘客乘坐地铁的基础要求,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对提高地铁运营安全的基础。地铁工程建设在不断的的发展完善之中,相应的地铁运营规章制度也要不断的丰富增加,顺应地铁建设的新要求。
3 4.3 地铁运营单位的安全投入
地铁运营安全需要多方面综合配合,作为地铁运营单位,要定期投入地铁运营安全资金,用作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对工作人员保险以及防护措施的建设,尽可能的减少地铁运营所造成的损失。